過去一段時間除LCD外,幾乎其他技術的顯示器都無大幅商業化發展的機會,例如PDP(等離子,臺灣稱為電漿)雖適合大尺寸制造、暗處播放,但大尺寸LCD價格太過低廉,逼迫多數PDP廠關閉,如Hitachi、Pioneer均關廠,剩Samsung、Panasonic等業者支撐。
OLED方面也類似,OLED不容易大尺寸化,Sony曾嘗試推行OLED TV也因價位過高而失敗。其他技術也類似,Netbook低價銷售的結果,使OLPC用的Pixel Qi面板未能普及(雖然ASUS Eee Note也曾采用過),Pad產品的暢銷,也讓EPD(E Paper Display)無法進一步擴展,使顯示器技術一直獨尊標準LCD。
另外微投影技術也一直推展有限,曾嘗試推出手持式投影機,或嘗試植入Netbook、手機等,都未能增量推展,也曾期望用于車用電子,投影在車窗玻璃上,然一樣反應有限。另外Qualcomm的MEMS顯示技術Mirasol也屬于不適合大尺寸化的顯示技術,技術展示一次又一次,但實際用于量產商品卻幾乎為零。
OLED與半穿反LCD
不過,隨著穿戴式電子的興起,情況似乎有些改觀,Sony第一代的智能型手表LiveView實行彩色OLED顯示器,不過第二代又改回LCD,雖改回LCD,但不是用標準LCD,而是實行類似Pixel Qi的半反射、半穿透式LCD,另一款未能量產的智能型手表WIMM One(其開發團隊WIMM Labs已經被Google購并)也采相類似技術。
另外Samsung在IFA 2013上發表的Galaxy Gear智能型手表也是使用彩色OLED,MetaWatch公司與Martian公司的智能型手表也均采單色OLED,實行OLED原因無它,自發光顯示器較LCD的被動發光來得省電,色彩飽和、可視角度廣。
而實行半反射、半穿透的特殊LCD顯示器,則適合在陽光下觀看,智能型手表在戶外觀看的機會遠大于智能型手機,因此必須采特殊設計。
![]() |
戶外廣告機 |
落地式廣告機 |
高清廣告機 |
分屏廣告機 |
藍牙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數字標牌播放器 |
廣告機方案 |
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
觸控一體機 |
高清機頂盒 鏡面廣告機 | 多媒體廣告機 | 觸摸廣告機 | 網絡廣告機 | 液晶廣告機 | 車載廣告機 | 互動式廣告載體 | 樓宇廣告機 | 流媒體實時發布系統 | 廣告機外殼 | 戶外大屏幕 廣告機報價 | 數字標牌軟件 | 電子看板 | 商業顯示 | 嵌入式主板 | 觸控一體機 | 數字標牌顯示器 | 嵌入式流媒體服務器 立式廣告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