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時監控評估系統打造空軍透明空中演練場
編輯:雁楓 [ 2011-4-25 9:47:51 ] 文章來源:數字標牌網

渤海之濱,殺機四伏。今天上午,空軍某飛訓基地組織的一場空戰對抗訓練緊張進行。記者在塔臺戰術評估室的大屏幕上看到,高清晰的三維動畫,實時呈現上百公里外空中戰場的激烈搏殺。該基地司令員董立介紹說,運用戰術對抗訓練實時監控評估系統,空中演練場變得透明,誰勝誰負一目了然,戰術訓練效益明顯提升。
千米高空,紅方雙機編隊左右包抄,迎面阻截來犯之“敵”。藍方戰機向左佯動,吸引紅方長機跟隨之后,突然打開加力向右急轉,直撲紅方僚機,打了紅方一個措手不及。監控評估系統顯示:紅方僚機被擊落,藍方1∶0取勝!
多次參與基地戰術對抗訓練的某航空兵師副師長王少華告訴記者,過去,空戰對抗效果評估只能依靠飛行參數、機載照相等手段,不直觀、不精確。飛行員預判是否正確、戰術動作是否到位,難以客觀衡量,評估時只能根據雙方的態勢裁決勝負,贏的沒底氣,輸的不服氣,難免出現“糊涂仗”。
“戰術對抗訓練實時監控評估系統,能自動追蹤并記錄每架戰機的空中軌跡,實時解算目標截獲、導彈發射相關數據,根據運算模型智能判斷是否擊落對手,并以三維動畫模擬再現對抗實景。”基地戰術研究室教員楊興介紹說。記者在大屏幕上看到,紅藍雙方戰機時而俯沖躍升,時而橫滾盤旋,每個戰術動作直觀形象,導彈發射軌跡清晰可見。
交鋒數回合,空中對抗鳴金,紅藍雙方飛行員聚首戰術評估室,通過監控評估系統“復盤”。扮演藍方飛行員的某航空兵團大隊長顏峰從系統中調出剛才的空戰對抗視頻,邊回放邊反思:“目視判斷的距離偏近,導彈發射的時機沒有掌握好……”回放完畢,紅藍雙方飛行員和基地評估組碰頭,依據系統信息集體研討,評估戰術運用和空中指揮決策優劣。
空中演練場走來了“數字裁判”,推動空戰評估由重技術講評向重戰術運用轉變。記者在現場看到,依據大屏幕的多角度戰況再現,評估組講問題一針見血,查原因入木三分。據悉,這是基地首次將該系統運用到空軍航空兵部隊戰術訓練骨干集訓中,數字化、精細化的實時研判,推動空戰對抗訓練質量向更高層次躍升
有意與本網合作者請與《數字標牌網》聯系。未經《數字標牌網》書面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即為侵權。
戶外大屏幕